1、近5年主要科研项目:
(1)基于福建省气候变化适应性对策的水稻生产潜力研究(2010R0028),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,2010.8-2012.10
(2)福建省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研究(JA10112)福建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2010.9-2013.9
(3)气候变化对福州市水稻生产影响的计算机模拟及对策研究(06A03),福建农林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,2006.7-2008.7
(4)利用远程网络在贫困山区推广农业高新技术(hx10011),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横向项目,2009.9-2010.9
(5)福建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(2008F3014),福建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
(6)福建省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(2009R01020280),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,2008.3-2009.3
(7)气象行业标准项目“北方夏玉米干旱等级” 2012.3-2013.3
(8)不同排放情景下水稻优化布局自适应研究—以福建和河南省为例(AMF201302),中国气象局重点实验室项目,2013.10-2015.10
(9)不同排放情景下福建省水稻优化布局自适应研究(2014J01091),福建省自然基金项目,2014.1-2017.12
2、近5年主要论著:
[1] 江敏,金之庆,石春林,等,福建省基于自适应调整的水稻生产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,《作物学报》,第38卷,第12期,2246-2257页,2012
[2] 江敏,金之庆,杨慧,等,福建省水稻生育期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其对稻作制度的影响,《应用生态学报》,第23卷,第12期,3393-3401页,2012
[3] 江敏,金之庆,杨慧,等,基于IPCC SRES A1B情景下的福建省水稻生产模拟研究,《中国生态农业学报》,第20卷,第5期,625-634页,2012
[4] 江敏,石春林,冯慧慧,基于循环迭代算法的水稻发育期模型参数调试方法研究,《扬州大学学报》,第32卷,第1期,1-5页,2011
[5] 江敏,金之庆,石春林,等,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孕穗开花期高温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,《生态学杂志》,第29卷,第4期,649-656页,2010
[6] Jiang Min, Jin Zhiqing,A Method for Upscaling Genetic Parameters of CERES-Rice in Regional Applications,《RICE SCIENCE》,Vol.16,No.4,pp292-300,2009
[7] 江敏,金之庆,CERES-Rice模型区域应用中遗传参数升尺度的一种方法,《中国水稻科学》,第23卷,第2期,172-178页,2009
[8] 江敏,金之庆,石春林,等,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影响,《中国农学通报》,第25卷,第10期,220-227页,2009
[9] 江敏,朱朝枝,范水生,等,《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,《福建农林大学学报》(哲社版),2010(6)
[10] 江敏,石春林,薛昌颖,等,A2和B2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影响,气象与环境科学,2015,38(4):38-46
[11] 马锐,江敏*,薛昌颖,等,基于适应性调整的豫南地区水稻生产对未来气候变化的
响应,中国水稻科学,2016,30(4):417-430
[12] 骆宗强,石春林,江敏*,等,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的影响,中国农业气象,2016,37(3):326-334
[13] 马锐,江敏*,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评价研究进展,江苏农业科学,2015,43(10):16-19
[14] 骆宗强,石春林,江敏*,水稻高温热害预警监测与定量评估研究进展,江苏农业科学,2016,44(4):12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