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洋参适宜栽培区在北纬32°-45°之间,属温带半湿润型气候,应与美国、加拿大产区处于相同的气候带。林下栽培西洋参是发展林业新产业、提高林地利用率、增加生态经济效益,加快新农村致富步伐的好项目。乡村似歌下面与大家讲讲林下栽培西洋参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。
1、必须通过种子处理,使其完成形态和生理的后熟。西洋参裂口种子在0-5℃条件下经过50天,出苗率可达85%,在10-15℃条件下,也有30%左右的发芽,证实西洋参种子生理后熟阶段对低温要求敏感。
我们可以将种子拌清洁的细沙储藏,保持8%左右的湿度,置于地下室内,在10-15℃温度下处理70天后,其裂口率可达85%以上,胚长达5mm以上。在完成形态后熟阶段之后,还须在0-5℃的低温下处理130天,才能通过生理后熟阶段而发芽,其发芽率达85%以上即可播种。
2、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m气温下降5.5℃,所以我国南部种植西洋参都在山上,而在我国东北,一般在坡地上种植,在高山上种植的很少。
①在低纬度地区选择海拔高度800-1100m阔叶混交林、桦树、榆树等天然林区。这里林木稀疏高大,林冠下生有2米以上的二层林,郁闭度在0.6左右,透光率在20%左右适合西洋参的生长。
②选择新开发的林下腐殖土种植西洋参。如果已经过多年的种植,地力消耗大,使土壤无论在物理性状或化学性状上都遭到了破坏,趋向于碱性,而且土壤中危害西洋参的病菌也增多,因此种过参的土壤不能再种参,必须经过改良或休养几十年后才能再种参。
③农田的前茬物不能是萝卜白菜以及瓜果茄之类的农作物,应选择土壤呈微酸性,富含腐殖质,土层较厚,且易于排水,以周围有灌溉条件的休闲地或生疏地为好。